“極限達人”陳盆濱的人生夢想-勵志人物榜
2023年7月10日,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內(nèi),座無虛席,水泄不通,人聲鼎沸。興奮的觀眾將目光都齊刷刷地投向場地中央的一個人。那個人汗流浹背,激動無比,正用力地揮舞著五星紅旗。
他,就是被稱為“耐力狂人”“極限達人”的陳盆濱。他這次挑戰(zhàn)的項目是馬拉松,不過,不是一個馬拉松,而是100天100個。今年的4月2日,陳盆濱從廣州出發(fā),每天都跑出一個馬拉松的距離,最終在7月10日抵達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其間總長4219。54公里。
100天,跑出100個馬拉松,沒有人敢吧?陳盆濱又一次成功地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夢想:挑戰(zhàn)自己的身體極限,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
其實,這已經(jīng)不是陳盆濱第一次挑戰(zhàn)極限了,早在2010年時,他就參加了在中國新疆舉行的戈壁長征250公里的極限馬拉松比賽。第二年,又參加了非洲摩洛哥撒哈拉沙漠241公里的地獄馬拉松比賽。2023年9月,參加了歐洲希臘斯巴達246公里的極限馬拉松比賽。這幾次,名次雖然不是很好,但陳盆濱特別滿足,因為通過多次、多樣的鍛煉,自己經(jīng)驗足了,耐力長了,技能高了。他最引以為豪的一次是2023年11月,在南極舉行的100公里極限馬拉松大賽。那次,他勇奪冠軍,成為史上首位贏得國際性極限馬拉松的中國人。
回憶起那次比賽,陳盆濱記憶猶新。眾所周知,南極平均海拔2350米,常年被巨大的冰蓋覆蓋,氣候特點是酷寒、烈風和干燥。比賽那天,老天發(fā)怒,據(jù)主辦方介紹,那天是歷年來氣候最惡劣的一次。更要命的是,賽事全程都在南緯80°以內(nèi)的南極圈內(nèi),常年在-20℃到-30℃之間。組委會還警告選手們,不要讓皮膚裸露在外邊太長時間,不然就有截肢的危險……諸多的難關(guān)、危險分分秒秒考驗著每一個參賽人員。
比賽過程中,陳盆濱才真正見識了南極的威力和挑戰(zhàn)的艱難。風異常的大,吹得包括陳盆濱在內(nèi)的每一個人只能歪歪斜斜地跑。陳盆濱沒有在雪地參加極限跑的經(jīng)驗,開始戴的一副雪地眼鏡有些漏光,“雪光從地面反射進我的眼鏡,讓我眼睛又紅又腫,看東西都不清楚了。”幾乎是每跑一圈就要換一副眼鏡。即使防護嚴實,左臂最終還是被凍傷……
那次比賽,是真真正正、徹徹底底地挑戰(zhàn)了陳盆濱的身體極限,差一點搭上自己的小命。盡管如此,陳盆濱憑著過硬的身體素質(zhì)、異乎尋常的耐力和鍥而不舍的精神最終拔得頭籌,讓生命又一次實實在在地大放異彩。雖然沒有打破紀錄,但是比第二名快了整整一個小時。
這次,100天挑戰(zhàn)100個馬拉松,陳盆濱坦言,對自己又是一次極大的挑戰(zhàn),因為這個過程中,你不能有任何斷歇的機會。陳盆濱回憶說,當他跑到第30多天的時候,他身體里的鹽分已經(jīng)比較缺乏了,出現(xiàn)虛脫的狀況,流出的汗全部是淡的。但他一直在告訴自己,不能停下來,因為100天100個馬拉松是連續(xù)的,一旦停下了,不僅前功盡棄,而且也會挫傷自己的積極性,違背最初的夢想,還會遭人恥笑。于是,他咬牙堅持著,一步又一步,一天又一天,靠著頑強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最終勝利抵達了理想彼岸,再一次讓夢想開花。
面對鮮花和掌聲,陳盆濱并沒有停下夢想的腳步。他將在8月5日出發(fā),去喜馬拉雅山參加一個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比賽。陳盆濱興奮地說這次他希望挑戰(zhàn)一個更高的難度。據(jù)了解,這次地點海拔從3000米多到最高的5400米,賽程是222公里,48小時關(guān)門,難度非常大,而且完賽率也非常低,前幾年大概只有九分之一的人能夠完賽。
對即將到來的賽事,陳盆濱摩拳擦掌,信心十足。一次次地挑戰(zhàn),一次次創(chuàng)造奇跡。陳盆濱感慨道:有夢想,一定要腳踏實地趕快去做,要敢于挑戰(zhàn)自己的身體極限,只有這樣才能讓生命綻放出最迷人、最極致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