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魏三·秦趙約而伐魏文言文翻譯
戰國策·魏三·秦趙約而伐魏
《秦趙約而伐魏》是創作于戰國時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秦趙約而伐魏》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
秦、趙約而伐魏,魏王患之。芒卯曰:“王勿憂也。臣請發張倚使謂趙王曰,夫鄴,寡人固形弗有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請以鄴事大王。”趙王喜,召相國而命之曰:“魏王請以鄴事寡人,使寡人絕秦。”相國曰:“收秦攻魏,利不過鄴。今不用兵而得鄴,請許魏。”
張倚因謂趙王曰:“敝邑之吏效城者,已在鄴矣。大王且何以報魏?”趙王因令閉關絕秦。秦、趙大惡。
芒卯應趙使曰:“敝邑所以事大王者,為完鄴也。今郊鄴者,使者之罪也,卯不知也。”趙王恐魏承秦之怒,遽割五城以合于魏而支秦。
翻譯
秦國、趙國約定進攻魏國,魏王很擔憂。芒卵說:“大王不要憂慮,臣下請求派張倚出使,對趙王說,鄴地,寡人依照本來的情形就不該再占有了。觀在大王收攏秦國進攻魏國,寡人請求用鄴地來侍奉大王。”
趙王很高興,召來趙國裙國命令他說:“魏王請求用鄴地來服事寡人,使寡人同泰國絕交。”
趙國相國說:“收攏秦國進攻魏國,好處也超不過得到鄴地:現在不用出兵而得到鄴地,請您答應魏國。”
張倚于是對趙王說:“敝國獻城的官吏已經在鄴地了,大王將要用什么來回報魏國呢?”
趙王就下令關閉通往泰國的關隘同秦國斷交。芒卯應付趙國的使者說;“敝國服事大王的原因,是為了保全鄴地。觀在獻出鄖地,是使者的罪過,我不知道。”趙王擔心魏國趁著泰國惱怒聯合攻打趙國,馬上割讓五座城邑給魏國,聯合抵抗泰國。
作品出處
《戰國策》是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書并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末劉向編訂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戰國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運用寓言、譬喻,語言生動,富于文采。雖然書中所記史實和說辭不可盡信,但其仍是研究戰國社會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