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中隱”的詩句
為您整理了47句帶“中隱”的詩句,其中“中隱”開頭的詩句1句,“中隱”結尾的詩句30句,“中隱”在中間的詩句16句,供您參考。
“中隱”開頭的詩句【第1句】:地幽景絕豈易到,中隱蕭寺環峰巒。——出自葉抑《深靜堂》
“中隱”結尾的詩句【第1句】:好是吳中隱,仍為洛下吟。——出自唐·皇甫冉《同李司直諸公暑夜南馀館》
【第2句】:折沖人物山中隱,誰佐君王立德威。——出自趙汝騰《和徐徑坂帛詩韻并約徐立大同賦》
【第3句】:局厭廛中隱,寬從野外居。——出自元·王冕《村居 其四》
【第4句】:小兒女子不可近,龍蛇變化此中隱。——出自唐·韋應物《古劍行》
【第5句】:正喜山中隱,俄傳橘里藏。——出自衛涇《悼倪尚書》
【第6句】:跡向塵中隱,書從谷口來。——出自唐·李端《得山中道友書寄苗錢二員外》
【第7句】:何如酣中隱,忘憂且娛老。——出自方回《次韻賓昫子鎮草字》
【第8句】:問訊山中隱,中山第幾重?——出自元·張憲《寄中山隱講師》
【第9句】: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出自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
【第10句】:曲幾靜中隱,衡門閑處開。——出自邵雍《初秋》
【第11句】:爭似山中隱,和云枕碧湍。——出自唐·吳融《早發潼關》
【第12句】:不見吳中隱,空馀江海濱。——出自唐·宋之問《過史正議宅》
【第13句】:儻有山中隱,憑誰為一招。——出自張栻《過長橋》
【第14句】:風隨雙鹿樵中隱,人似三閭澤畔居。——出自王洋《寄何子楚》
【第15句】:周郎頎然市中隱,精神卓犖秋天隼。——出自南宋·陸游《贈論命周云秀才》
【第16句】:何事禪中隱,詩題忽記名。——出自唐·皎然《酬烏程楊明府華雨后小亭對月見呈》
【第17句】:少微不向吳中隱,為個生緣在鹿門。——出自唐·顧況《送少微上人還鹿門》
【第18句】:安自從公橘中隱,細論火棗與交梨。——出自彭龜年《和徐思叔謝向大夫惠柑四首》
【第19句】:先生丘中隱,喬木見雄雌。——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叔父圣謨詠鶯遷谷》
【第20句】:祠官閴中隱,歉歲尸糝粒。——出自蘇籀《僑居一首》
【第21句】:知君只愛云中隱,不肯出山無處尋。——出自鐘詉《題梅山云悅樓》
【第22句】:園公不作橘中隱,康節肯從花外來。——出自吳泳《湖亭酌王史君紀事并呈看花諸君子》
【第23句】:未遂山中隱,聊為地上行。——出自馮時行《游峨眉十一首》
【第24句】:市朝間闊聊中隱,山隰橫陳豈子都。——出自周必大《次七兄韻題二兄靜明閣》
【第25句】:惆悵題詩柳中隱,柳衰猶在自無身。——出自唐·司空圖《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隱》
【第26句】:他年定作山中隱,肯向紅塵白盡頭。——出自陳允平《四明洞天》
【第27句】:應使山中隱,重研世上書。——出自仇遠《夢得墨四片一差短戲呈廷玉》
【第28句】: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出自唐·白居易《中隱》
【第29句】:身同玄豹霧中隱,目送孤鴻天際飛。——出自葛立方《崔申之以詩為別蘇明父郭逢叔各有和章謹復用韻二首》
【第30句】:自別丘中隱,頻年哭路岐。——出自唐·馬戴《幽上留別令狐侍郎》
“中隱”在中間的詩句【第1句】:雨里向人俱有淚,花中隱士自成家。——出自項安世《野山茶紅白二種》
【第2句】:住山因以福為庭,便向山中隱姓名。——出自唐·曹松《贈道人》
【第3句】:市上人猶說,山中隱可招。——出自陳允平《許宣平祠》
【第4句】:個中隱顯現全身,頭頭透脫無前后。——出自釋清旦《偈二首》
【第5句】:九峰中隱士一壞,草樹蒼茫誰辨者。——出自黃彥平《二妃廟》
【第6句】:堂中隱幾人,心與水月涼。——出自宋·蘇軾《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
【第7句】:筆底輝輝多古意,幕中隱隱當勁敵。——出自元·魏初《滿江紅 為書史王造甫壽》
【第8句】: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出自唐·白居易《中隱》
【第9句】:嘯里藏至音,琴中隱真曲。——出自李處勵《題萃清閣》
【第10句】:明星已高聲未已,疑是湖中隱君子。——出自南宋·陸游《夜坐聞湖中漁歌》
【第11句】:鶴仙業已成陳跡,瀑布聲中隱劍痕。——出自熊禾《石壁泉》
【第12句】:天心橋畔行將老,地肺山中隱去休。——出自陳深《送劉梅溪游句曲》
【第13句】:囊中隱訣多仙術,肘后方書濟俗人。——出自唐·歐陽炯《大游仙詩》
【第14句】:鄴下劉公干,山中隱隱居。——出自項安世《送查仲文三首》
【第15句】:呼兒滌硯酬佳句,試我胸中隱隱雷。——出自李若水《秋懷》
【第16句】:山中隱玄豹,江上失輕鷗。——出自趙蕃《秋雨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