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于今”的詩句大全(533句)
小編整理了帶“于今”的詩句533句,包括“于今”開頭的詩句295句;“于今”結尾的詩句39句;“于今”在中間的詩句199句。其中帶于今的五言詩句230句,包括于今開頭的209句,于今結尾的18句,于今在中間的3句;帶于今的七言詩句303句,其中于今開頭的86句,于今結尾的21句,于今在中間的196句。
帶“于今”的五言詩句大全
整理了230句帶“于今”的五言詩句,其中“于今”開頭的209句,“于今”結尾的18句,“于今”在中間的3句。
“于今”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醉墨誰家筆,于今合自然。——出自史堯弼《題墨花》
【第2句】:自辱緘書報,于今歲有秋。——出自趙蕃《聞曾幼度近況于陳擇之作二詩覓使寄之》
【第3句】:于今于越州,必灑西州涕。——出自趙蕃《贈路芾德章》
【第4句】:我昔橋門客,于今喜送君。——出自孫應時《送高南伯入太學》
【第5句】:伊昔青衿地,于今絳帳師。——出自周必大《送劉子和教授赴贛州兼簡府主洪景廬二首》
【第6句】:于今千萬年,誰當問水濱。——出自唐·喬知之《定情篇》
【第7句】:作邑古循吏,于今鮮與儔。——出自陳宓《挽黃總干》
【第8句】:于今過城南,政似趨無倦。——出自趙蕃《用程季儀送行之韻為別》
【第9句】:自識楊夫子,于今十二年。——出自項安世《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
【第10句】:攝職臨茲邑,于今五十年。——出自郭印《過銅梁縣有感為住半日》
【第11句】:自昔知味少,于今無巷深。——出自晁公溯《過圓覺院簡照上人》
【第12句】:祖道東關外,于今已十年。——出自張樸《東嶺旋憩亭》
【第13句】:自古稀全傳,于今獨重名。——出自劉克莊《竹湖李內翰哀詩二首》
【第14句】:唯昔垂鴻名,于今躡遐躅。——出自高斯得《次魏明已表弟韻送劉長翁赴福建倉》
【第15句】:寂寞溪南路,于今忍重經。——出自趙蕃《挽南澗先生三首》
【第16句】:畫者古閻子,于今三百年。——出自蘇洵《題閻立本畫水官》
【第17句】:日月遽如許,于今再星終。——出自張栻《湖南參議宋與道奉道奉祠歸崇安里中賦此以別》
【第18句】:唯有青青松,于今被王化。——出自李觤《和育王十二題·晉年松》
【第19句】:卻笑嚴湍上,于今獨擅名。——出自唐·李白《題宛溪館》
【第20句】:自昔升堂訓,于今避席趨。——出自宋庠《故相國沂公建設學官實寵茲土近聞生徒寖盛姑復慰懷因成拙詩一章奉》
【第21句】:于今多昆孫,朱紫紛曳地。——出自梅堯臣《贈京西陳郎中》
【第22句】:平昔持州契,于今識路津。——出自蔡襄《提刑司封以鄰霄臺佳什垂示輒成拙篇以登厚貺》
【第23句】:燕頷逢荊鄂,于今四十秋。——出自方回《平章呂公挽詞二首》
【第24句】:于今聞議論,自昔際風猷。——出自胡寅《和洪秀才八首》
【第25句】:坐憶金臺別,于今十四年。——出自李復《答分守魏大夫》
【第26句】:自昔形清夢,于今到紫霄。——出自喻良能《紫霄宮》
【第27句】:憶昔誰同賞,于今歲恰周。——出自范成大《石湖中秋二十韻。十二年前嘗與工部兄及賓客為此游,今有隔世者,》
【第28句】:不奉寒暄問,于今四十年。——出自薛嵎《王民山惠詩》
【第29句】:不踏南溪路,于今五換春。——出自韓維《同化光陪寧極之滍陽城》
【第30句】:公守東陽郡,于今已十年。——出自吳芾《挽吳尚書三首》
【第31句】:況于惠比境,于今見何嘗。——出自趙蕃《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詩寄餞三首》
【第32句】:士惑真難祛,于今道猶孤。——出自高斯得《學詩》
【第33句】:自我向道來,于今六七年。——出自唐·白居易《夜雨有念》
【第34句】:七秩芳名盛,于今等逝波。——出自喻良能《挽湯丞相漢國夫人》
【第35句】:早遂山林志,于今一代豪。——出自陳宓《懷鄭文山》
【第36句】:自昔桐城別,于今兩閱秋。——出自陳宓《趙戶自任所抵烏駐用前韻見示和之》
【第37句】:宇宙喜一統,于今三十年。——出自方回《再送王圣俞戴溪》
【第38句】:于今一開卷,星斗照穹壤。——出自劉宰《挽齊齋倪尚書》
【第39句】:羞薦歸宗廟,于今正及時。——出自元·王冕《屋隅櫻桃伐去老干而生新枝能實可愛》
【第40句】:繄昔開黃閣,于今尚黑頭。——出自韓元吉《湯丞相生日二十韻》
【第41句】:自顧誠駑緩,于今尚草萊。——出自司馬光《石昌言學士宰中牟日為詩見寄久未之答今冬罷武成幕來京師此詩謝之》
【第42句】:念不踐此境,于今復三年。——出自張栻《淳熙乙未春予有桂林之役自湘潭往省先塋以二月二日過碧泉與客煮茗》
【第43句】:于今觀日益,珍樹已垂珠。——出自李觤《回廖解元所業》
【第44句】:受學龍圖老,于今五十春。——出自劉克莊《挽柳齋陳公四首》
【第45句】:詬病君子儒,于今作文弊。——出自葉清臣《累日前伏蒙袖書臨訪并小文編及明堂圖披玩尋繹彌增景服偶書二百四》
【第46句】:屈指四十秋,于今歲寒保。——出自范仲淹《依韻和襄陽王源叔龍圖見寄》
【第47句】:伊昔望霄漢,于今倦蒿萊。——出自唐·高適《宋中遇陳二》
【第48句】:蜀道登門日,于今十五秋。——出自沈繼祖《送楊侍郎帥江陵》
【第49句】:于今二十年,歷歷經行處。——出自南宋·姜夔《昔游詩 其九》
【第50句】:伊昔昌能諫,于今弘獨尊。——出自宋·敖陶孫《上鄭參政四十韻》
【第51句】:一自嘉禾見,于今歲幾多。——出自趙蕃《投曾原伯運使二首》
【第52句】:在昔高門內,于今岐路傍。——出自唐·王績《過漢故城》
【第53句】:亙古雄辭在,于今老學誰。——出自劉克莊《景定初元即事十首》
【第54句】:昨日攜手西,于今蕓再黃。——出自唐·獨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第55句】:于今到池上,只有紅蓮綻。——出自李觤《和蘇著作麻姑十詠·碧蓮池》
【第56句】:休事董先生,于今獨蕭索。——出自唐·杜甫《昔游》
【第57句】:不見適齋老,于今三四秋。——出自樓鑰《送汪莊仲赴江東倉幕強仲荊門簽判》
【第58句】:于今只夢想,欲往途路邈。——出自文同《大熱過散關因寄里中友人》
【第59句】:于今無此孽,但可正皇綱。——出自晁說之《王性之自揚州迂路相訪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比贈詩以別》
【第60句】:于今五百載,漁父忽相逄。——出自陳宓《得古杉于劉坑》
【第61句】:伊昔相逢日,于今二十年。——出自尹洙《贈三鄉浮圖智聰一首》
【第62句】:不見楊夫子,于今歲再逾。——出自陳宓《送楊丈志仁歸三山》
【第63句】:幾繞庭前樹,于今四十春。——出自唐·李洞《寄清演》
【第64句】:自有此山川,于今幾太守。——出自唐·李德裕《北固懷古》
【第65句】:于今悄復去,奈何猶選人。——出自葉適《送戴料院》
【第66句】:于今戴清風,整整如冠冕。——出自裴煜《峴山》
【第67句】:于今想新花,于今長秋實。——出自方鳳《寄柳道傳黃晉卿兩生》
【第68句】:未冠雞窗友,于今鶴發翁。——出自姜特立《別樞相》
【第69句】: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出自樓鑰《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第70句】:于今詩篋中,秀色余芳鮮。——出自程公許《題夾江馮臨父玉山莊圖》
【第71句】:在昔見麻衣,于今盡超越。——出自梅堯臣《和淮陽燕秀才》
【第72句】:于今兩禪派,俱自睦州來。——出自呂希純《陳尊宿庵》
【第73句】:自昔聞稱疾,于今是養疴。——出自宋祁《屬疾五首》
【第74句】: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誰。——出自唐·李白《邯鄲南亭觀妓》
【第75句】: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戰強。——出自唐·劉長卿《代邊將有懷》
【第76句】:在昔四五歲,于今六十年。——出自邵雍《長憶乍能言》
【第77句】:有客趨高義,于今滯下卿。——出自唐·李商隱《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第78句】:其季我與游,于今幾何年。——出自趙蕃《斯遠生日》
【第79句】:不到東西寺,于今五十春。——出自唐·顏真卿《刻清遠道士詩,因而繼作》
【第80句】:于今幾百歲,衣冠世多才。——出自林景熙《錦屏山》
【第81句】:于今懷想處,苕霅暗迷津。——出自趙蕃《代書寄劉伯瑞仲文叔驥二首》
【第82句】:自頃徒窺管,于今愧挈瓶。——出自唐·李商隱《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
【第83句】:遇害陳公殞,于今蜀道憐。——出自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第84句】:于今知幾時,東流猶彌彌。——出自張嵲《聽微水有感四首》
【第85句】:欲向東巖去,于今無量年。——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第86句】:于今贈君去,愿染春風衣。——出自元·王冕《送李德仁歸濟南鄉試 其二》
【第87句】:史牒載循吏,于今親見之。——出自洪邁《送楊簡遷國子博士》
【第88句】:于今尚未好,漠漠宜秋雨。——出自宋祁《句》
【第89句】:于今兄獨知,言之泣生日。——出自蘇轍《次韻子瞻寄賀生日》
【第90句】:毀譽蓋棺了,于今名實尊。——出自北宋·黃庭堅《司馬文正公挽詞四首》
【第91句】:此路通南國,于今人少行。——出自黃文雷《南豐道中》
【第92句】:于今賡絕唱,外重中已懼。——出自宋·蘇軾《密州宋國博以詩見紀在郡雜詠次韻答之》
【第93句】:尚友古之人,于今猶壯年。——出自北宋·王安石《答許秀才》
【第94句】:累歲徵賢詔,于今始一業。——出自李流謙《送李仁甫運判赴召三首》
【第95句】:亙古無斯事,于今有若人。——出自方回《陸君實哀挽》
【第96句】:留待作遣施,于今無會因。——出自漢·漢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第97句】:于今成滬落,所幸得逍遙。——出自司馬光《逍遙四章呈欽之堯夫》
【第98句】:于今無宿士,若昔有先民。——出自劉克莊《哭章泉二首》
【第99句】:往自清江別,于今近十年。——出自趙蕃《呈劉子卿四首》
100、相識橫山塔,于今十五年。——出自楊萬里《橫山塔》
10【第1句】:夙昔神都別,于今浙水遭。——出自蔡襄《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錢塘春月并游》
10【第2句】:身世長歌里,于今得好朋。——出自張閏《夜坐示客》
10【第3句】:于今竟何如?草樹迷荒丘。——出自元·王冕《鳳凰臺》
10【第4句】:自古英莖肄,于今都市謳。——出自蘇籀《編聯偶作》
10【第5句】:親舊頻凋喪,于今能幾人。——出自宋·蔡戡《感事》
10【第6句】:不見罘羜闕,于今已十春。——出自晁公溯《有感》
10【第7句】:自我識松澗,于今二十年。——出自高斯得《送劉養源游吳中》
10【第8句】:昔以縣為灘,于今粹亦難。——出自劉克莊《送宇文粹二首》
10【第9句】:寤寐想風采,于今已三年。——出自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
1【第10句】:世間有松喬,于今定何間。——出自晉·陶淵明《連雨獨飲》
1【第11句】:舊日經行處,于今轉覺非。——出自元·王冕《舟中雜紀 其五》
1【第12句】:于今墮淚碑,觀之益欽戴。——出自范仲淹《寄題峴山羊公祠堂》
1【第13句】:所以長慶集,于今滿朝野。——出自釋智圓《讀白樂天集》
1【第14句】:于今盜賊清,所系獄事爾。——出自趙蕃《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詩寄餞三首》
1【第15句】:一自王之國,于今二十年。——出自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楚孝王》
1【第16句】:與上開皇極,于今享太平。——出自曾豐《呈江西倉使汪太社二首》
1【第17句】:惟有東山翁,于今尚翹楚。——出自高斯得《平生欲一游金陵而不得再用韻簡不浮》
1【第18句】:于今區中緣,向背豈同趣。——出自趙蕃《次韻和答斯遠見過書所見》
1【第19句】:何太龍鐘極,于今出處妨。——出自唐·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
1【第20句】:徒想嵊頂期,于今沒遺記。——出自唐·皎然《奉和顏使君真卿與陸處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
1【第21句】:自古歸來引,于今遂隱篇。——出自范成大《魯如晦郎中挽詞》
1【第22句】:幕下多材雋,于今盡策勛。——出自劉克莊《挽李尚書二首》
1【第23句】:于今未深悲,后日當重慨。——出自趙蕃《答周允升留別》
1【第24句】:欲士鮮大志,于今重小節。——出自李觤《江亭醉后》
1【第25句】:剩馥多沾丐,于今道未舑。——出自魏了翁《樂府君挽詩》
1【第26句】:微爾人盡非,于今國猶活。——出自唐·杜甫《北征》
1【第27句】:于今亦已矣,可為一長吁。——出自唐·白居易《嘆常生》
1【第28句】:憶昨忝同登,于今三十年。——出自樓鑰《分韻送孫從之司業使湖南得千字》
1【第29句】:昔在高門內,于今岐路傍。——出自吳少微《過漢故城》
1【第30句】:于今空蔓草,況復種桃人。——出自陳舜俞《桃花塢》
1【第31句】:已矣公何憾,于今道未舑。——出自魏了翁《成都教授史君挽詩》
1【第32句】:歉歲古多盜,于今起豐年。——出自利登《盜犯金川境扶侍母妹復走興安有懷》
1【第33句】:于今到收斂,寧易窺涘涯。——出自趙蕃《呈尤運使袤延之五首》
1【第34句】:于今急難地,那復別離時。——出自宋祁《寄獻揚州》
1【第35句】: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出自唐·李頎《謁張果先生》
1【第36句】:從此通戎賂,于今襲戰袍。——出自蘇頌《和國信張宗益少卿過潭州朝拜信武殿》
1【第37句】:憶昨陪臨泛,于今阻宴私。——出自唐·徐晶《贈溫駙馬汝陽王》
1【第38句】:自古有如此,于今終若何。——出自唐·齊己《與楊秀才話別》
1【第39句】:宗派滔滔是,于今得障流。——出自趙蕃《次韻歐陽伯威見和》
1【第40句】:自昔風蠻貊,于今邑校庠。——出自鄭穆《贈仙居宰陳述古》
1【第41句】:一昨成歸臥,于今負耦耕。——出自范成大《閶門初泛二十四韻》
1【第42句】:投靜未免喧,于今豈非古。——出自陳師道《和魏衍元夜同登黃樓》
1【第43句】:幾硯昔年游,于今成十秋。——出自宋·司馬光《送龔章判官之衛州·新及第》
1【第44句】:于今師友間,授受由原委。——出自趙蕃《次韻沈司法送行》
1【第45句】:負心二十載,于今廢將迎。——出自南北·謝靈運《初去郡》
1【第46句】:尚喜詩傳派,于今學有涯。——出自趙蕃《季蕭兄三貺詩且辱出示陵陽墨帖敢次韻一首為謝》
1【第47句】:曾住南湖宅,于今已十年。——出自元·倪瓚《題畫贈王仲和》
1【第48句】:于今七里瀨,遺跡尚依然。——出自唐·張謂《讀后漢逸人傳二首》
1【第49句】:于今幽興極,正可辯清吟。——出自徐璣《上葉侍郎十二韻》
1【第50句】:不見徐夫子,于今已二年。——出自趙蕃《寄徐季益四首》
1【第51句】:豈料高陽里,于今復舊游。——出自晁公溯《王才諒歸自臨安備道群從內集之樂感而有作》
1【第52句】:見自長臺數,于今十五年。——出自趙蕃《呈李贛州四首》
1【第53句】:于今則所獨,視古良與偕。——出自趙蕃《呈陸嚴州五首》
1【第54句】:僂指摳衣日,于今歲六移。——出自張閏《夜飲呈葉司戶》
1【第55句】:于今居處在,許我當中眠。——出自唐·白居易《自詠》
1【第56句】:自古患決溢,于今為瘡疣。——出自梅堯臣《送柳秘丞大名知錄》
1【第57句】:于今方用兵,連年戍羌虜。——出自蔡襄《送許寺丞知古田縣》
1【第58句】:只道無前輩,于今識后凋。——出自趙蕃《呈楊謹仲監廟三首》
1【第59句】:筑室鏡湖濱,于今四十春。——出自南宋·陸游《書屋壁》
1【第60句】:戰士不解甲,于今四十年。——出自劉克莊《即事十絕》
1【第61句】:于今懸日月,豈必言語好。——出自陳傅良《哭呂伯恭郎中舟行寄諸友》
1【第62句】:在昔呻吟作,于今族姓無。——出自蘇泂《哭邢芻父六首》
1【第63句】:自昔捐繻處,于今擁節還。——出自強至《送京西運使周度支》
1【第64句】:于今甚可愛,奈何當復衰。——出自晉·陶淵明《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1【第65句】:與我不相見,于今四五年。——出自唐·白居易《郊陶潛體詩十六首》
1【第66句】:郡國富士馬,于今開塞垣。——出自北宋·黃庭堅《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
1【第67句】:于今秋復冬,俟命猶置郵。——出自華岳《寄大庾郭縣尉》
1【第68句】:我豈不清□,于今醒心然。——出自陳與義《燒香》
1【第69句】:于今五六年,與我道路長。——出自梅堯臣《寄麥門冬於符公院》
1【第70句】:不向薌林去,于今又四年。——出自趙蕃《二詩敬寄致政大夫先生》
1【第71句】:卻笑淵明宅,于今五柳殘。——出自李公明《木芙蓉》
1【第72句】:于今余夢想,常記舊游嬉。——出自司馬光《送王瓘同年河南司錄》
1【第73句】:西蜀多賢士,于今見奉常。——出自喻良能《送朱師古少卿歸蜀》
1【第74句】:鳥鼠滿官倉,于今又租人。——出自李觤《獲稻》
1【第75句】:自古悲風木,于今詠澗蘋。——出自范成大《姚夫人挽歌詞》
1【第76句】:于今二百年,我共冥鴻集。——出自陳傅良《游白石巖》
1【第77句】:及是凡幾見,于今乃白頭。——出自趙蕃《贈張次律司理三首》
1【第78句】:高情屬天云,于今照方策。——出自高斯得《謝鄭如晦餉酒詩》
1【第79句】:編絕不加新,于今十二春。——出自梅堯臣《還文雅師書帙》
1【第80句】:有宋乘炎運,于今邁百年。——出自王珪《郊禮慶成詩》
1【第81句】:一紀出西蜀,于今向南斗。——出自唐·杜甫《上水遣懷》
1【第82句】:相從四十年,于今成二老。——出自吳芾《家人生朝》
1【第83句】:于今盛閩粵,冠絕始無倫。——出自羅拯《建茶》
1【第84句】:于今天下事,孰得復孰失。——出自趙蕃《寄賀周子充除左相留正除右相王謙仲除參政》
1【第85句】:都梁雖遠郡,于今為邊防。——出自袁燮《寄武岡使君表兄》
1【第86句】:于今三會合,每進不少留。——出自宋·蘇軾《送張嘉父長官》
1【第87句】:疇昔栽雙桂,于今四七秋。——出自喻良能《錦園雙桂植之二十八年未嘗著花今忽盛開紫趺黃蕊所未曾見喜而賦詩》
1【第88句】:攜手望千里,于今將十年。——出自唐·高適《秦中送李九赴越》
1【第89句】:于今百馀載,誦說如河懸。——出自蔡沈《讀江西詩呈游光化料院》
1【第90句】:自昔仁為里,于今福作田。——出自宋庠《過普明禪院二首》
1【第91句】:于今盡凡耳,不為君不說。——出自唐·元稹《諭寶二首》
1【第92句】:先世論交舊,于今六十年。——出自陳宓《挽使相傅忠簡》
1【第93句】:邂逅入壺山,于今幾寒暑。——出自蜀翁《送熊退齋歸武夷》
1【第94句】:血食雄京輔,于今異姓王。——出自宋祁《唐李衛公廟》
1【第95句】:作歌以自挽,于今垂千年。——出自方回《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1【第96句】: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
1【第97句】:憶在南岐日,于今十二年。——出自文同《張道宗比部挽詩三首》
1【第98句】:在昔夸三喜,于今萃一門。——出自史彌大《挽崔舍人》
1【第99句】:憶昨都城見,于今歲月長。——出自趙蕃《呈閭丘四舅二首》
200、于今數千載,廟貌尚留此。——出自強至《祠仙姑回馬上作》
20【第1句】:昨來屬歡游,于今盡成昔。——出自唐·蘇晉《過賈六》
20【第2句】:出自安陸者,于今澹如昨。——出自鄭剛中《玉女泉以招提孤僻而名高華清泉坐天寶荒淫而取誚元章寺丞作古詩一》
20【第3句】:于今無對壘,亙古有荒壇。——出自劉克莊《題近藁二首》
20【第4句】:往別郇瑕地,于今四十年。——出自唐·杜甫《奉酬寇十侍御錫見寄四韻,復寄寇》
20【第5句】:樂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出自唐·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20【第6句】:于今十一貢,貧甚吳王時。——出自蔡襄《姑胥行》
20【第7句】:以愚言溪山,于今慕其德。——出自何師韞《自題懶愚堂》
20【第8句】:自我生壬戌,于今到戊申。——出自曾豐《端午家集二首》
20【第9句】:多謝南征術,于今尚不亡。——出自唐·崔湜《襄陽作》
“于今”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身如老桐樹,拱把至于今。——出自劉克莊《和張文學投贈》
【第2句】:豈止求于今,求古亦未易。——出自邵雍《能懷天下心》
【第3句】:元子溪曰瀼,詩傳到于今。——出自周敦頤《瀼溪書堂》
【第4句】:流傳到于今,不得免傲嘲。——出自清·錢謙益《古詩贈新城王貽上》
【第5句】:片巖經霹靂,痕鑿到于今。——出自薛嵎《重游雁山分得六題·照膽潭》
【第6句】:難才誠自昔,賤學況于今。——出自司馬光《送吳耿先生》
【第7句】:永賴至于今,疇庸未云畢。——出自唐·蕭昕《洛出書》
【第8句】:太原千載后,思者甚于今。——出自李曾伯《挽吳準齋二首》
【第9句】:黃巢徒堰水,遺臭到于今。——出自曾豐《真陽峽》
【第10句】:七年逢四潦,茍活到于今。——出自方回《十六日水退雨不已次受益韻二首》
【第11句】:龔黃古賢牧,政事見于今。——出自戴復古《寄永嘉太守趙茂實》
【第12句】:去年饑欲死,不料到于今。——出自戴復古《江西壬辰秋大旱饑臨江守王幼學監簿極力救民癸巳夏不雨幾成薦餓監》
【第13句】:渡江前賜字,珍重到于今。——出自薛嵎《育王寺》
【第14句】:淳如葛天歌,太古傳于今。——出自范仲淹《歲寒堂三題其三·松風閣》
【第15句】:家聲到于今,此帖儻不朽。——出自岳珂《錢文肅家書三帖贊》
【第16句】:稍長謬聞道,篤守至于今。——出自南宋·陸游《予出蜀日嘗遣僧則華乞簽于射洪陸使君祠使君》
【第17句】:經行及坐臥,萬古至于今。——出自釋崇岳《題寄巢》
【第18句】:此道見于今,永思心若裂。——出自唐·皮日休《三羞詩三首》
“于今”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似續于今盛,欽崇自古無。——出自元·周伯琦《八月六日丁亥釋奠孔子廟三十韻》
【第2句】:到此于今四,情深即故鄉。——出自舒岳祥《已丑正月二十四日避地鹽楹入省坑存思庵和舊韻》
【第3句】:能吏于今少,春風及此行。——出自陳師道《送澶州錄曹宋參軍》
帶“于今”的七言詩句大全
共收集整理了303句帶“于今”的七言詩句,其中“于今”開頭的86句,“于今”結尾的21句,“于今”在中間的196句。
“于今”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于今年少尚如此,歷睹遠代無倫比。——出自唐·朱逵《懷素上人草書歌》
【第2句】:自古勝游矜物外,于今藩閫壓江東。——出自鐘浚《送程給事知越州》
【第3句】:憶昔彩衣環幾舄,于今清血灑棬杯。——出自陳舜俞《挽劉夫人詞二首》
【第4句】:記得錢塘賣花看,于今風景屢閑人。——出自吳晦之《后圃尋春》
【第5句】:黃冠元帥之子孫,于今身入虛皇門。——出自姚勉《贈宗道士元一》
【第6句】:一滴流漿石骨穿,于今一掬掃炎氛。——出自熊禾《石壁泉》
【第7句】:于今蜀道無平地,到處并州即故鄉。——出自連文鳳《送陳仲甫挾書游甫里》
【第8句】:舊說詩無三百年,于今拭目讀君篇。——出自王令《謝成父》
【第9句】:一從天寶王維死,于今始遇修夫子。——出自唐·裴諧《觀修處士畫桃花圖歌》
【第10句】:于今繡澀混鉛刀,不遇何異荊山玉?——出自元·王冕《劍歌行次韻》
【第11句】:舊日畜來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出自陳郁《得貍奴》
【第12句】:于今屈指幾回死,未死猶然被病眠。——出自清·黃宗羲《臥病旬日未已,閑書所感》
【第13句】:于今世熊薄于紙,何必勞心問青紫。——出自華岳《飲仙閣》
【第14句】:于今且趁草鞋壯,臉似桃紅眼正黑。——出自宋·白玉蟾《安分歌》
【第15句】:聞說公空閱古堂,于今出守似還鄉。——出自孔武仲《送韓密學知定州》
【第16句】:奕世雄題雁塔名,于今父子自師生。——出自李呂《送陳尉別二首》
【第17句】:試問沙囊無處所,于今信怯定非真。——出自蘇轍《寄題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第18句】:誰識周天造化工,于今蹙在片時中。——出自宋·白玉蟾《華陽吟三十首》
【第19句】:合抱長村臥壑深,于今惟恨不空林。——出自淳佑士人《內司毀林建寺》
【第20句】:于今四海無征戰,留得艱難締造蹤。——出自魏晉·乾隆《薩爾滸》
【第21句】:于今絕響三十年,尚書筆法誰能傳?——出自元·王冕《衛生畫山水》
【第22句】:自古忠良能活國,于今母子仍玉食。——出自清·王國維《頤和園詞》
【第23句】:自古有恨洗不盡,于今萬事何由白。——出自梅堯臣《送胡公疏之金陵》
【第24句】:輪與黃龍第一籌,于今不到洞賓羞。——出自宋·白玉蟾《題鼓山超凡閣》
【第25句】:于今棠棣花成萼,我已童顏射酒紅。——出自陳堯叟《妙智洞》
【第26句】:留得青氈真舊物,于今鳳閣有名郎。——出自范祖禹《和蜀公紫薇花再發寄中書舍人》
【第27句】:于今零落二十載,縱在各各嘆二毛。——出自梅堯臣《送胥平叔寺丞赴洛》
【第28句】:平日鷗盟當未憖,于今雁足每空還。——出自陳造《賀程帥因任四首且言久缺詩筒之意》
【第29句】:誰識遧天造化工,于今蹙在片時中。——出自白玉蟾《華陽吟三十首》
【第30句】:于今幸際豐登日,滿泛松觥剩句酬。——出自方蒙仲《熙春朝陽》
【第31句】:于今措足如平地,無復風波十二時。——出自姜特立《林和叔山園九詠·安坻》
【第32句】: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為庶為清門。——出自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第33句】:唐人寶刀夸大食,于今利器稱米息。——出自元·張憲《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
【第34句】:當時髫兒戲我側,于今冠佩何頎頎。——出自北宋·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
【第35句】:學佛俄經二十年,于今地上擁青蓮。——出自明·唐寅《佛友》
【第36句】:于今君去余秋暑,昨夜香殘夢故城。——出自現代·老舍《詩三律》
【第37句】:于今教養功都就,疇昔鄉閭道愈尊。——出自項安世《大人生朝六首·安世》
【第38句】: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出自清·曹雪芹《螃蟹詠》
【第39句】:于今拄杖挑明月,云滿千山何處尋。——出自宋·白玉蟾《送林古虛歸閩》
【第40句】:于今況是香火閑,詎敢攙越說侵官。——出自岳珂《寄喬益公》
【第41句】:于今塵外已獨步,壯觀絕致誰爭妍。——出自袁說友《和張季長少卿塵外亭韻》
【第42句】:當時所直才五緡,于今千金價未均。——出自樓鑰《題汪季路家藏吳彩鸞唐韻后》
【第43句】:君又無乃將軍后,于今環堵蓬蒿屯。——出自清·敦誠《寄懷曹雪芹》
【第44句】:湖上煙光九月天,于今墟落古西偏。——出自宋祁《湖上》
【第45句】:討賊祁山聲大義,于今史冊播丹忠。——出自金朋說《諸葛武侯》
【第46句】:于今且慶生申旦,敬爇瓣香祈鶴算。——出自許應龍《贈韓粹》
【第47句】:何處人天盡回向,于今龍象亦堪哀。——出自蔡肇《游善權洞》
【第48句】: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出自唐·李商隱《隋宮》
【第49句】:白浪洪波無了日,于今愁殺渡頭人。——出自釋普巖《大義渡》
【第50句】:少日深期造孔門,于今老矣嘆無聞。——出自陳文蔚《又謝予京惠贄見》
【第51句】:當日八龍同孝友,于今二阮卜比鄰。——出自張舜民《上潁昌韓少師丞相兄弟》
【第52句】:自古兵財無一策,于今社稷寄西陲。——出自岳珂《予以謬作數種并總所奏藁遺參贊高紫微聞以閱讀未及賜報平日正病無》
【第53句】:平昔金鋪空廢苑,于今瓊樹有遺音。——出自李宗諤《南朝》
【第54句】:爭似嶺頭提不起,于今相續闡真風。——出自宋·畢田《擲缽峰》
【第55句】:于今解職歸田里,指日丹書下九天。——出自王用《送樞密使樓先生還鄉》
【第56句】:于今窮困人已衰,不見懸金規呂覽。——出自梅堯臣《依韻答吳安勖太祝》
【第57句】:于今唱頌四十九,同此經傳四天下。——出自程公許《上后溪劉閣學》
【第58句】:于今八州復延頸,洗冤澤物須公來。——出自陳文蔚《送趙進臣持閩憲節》
【第59句】:自古東南第一山,于今無異玉門關。——出自宋·蔡戡《盱眙》
【第60句】:少年射虎南山中,于今塵土蒙琱弓。——出自李流謙《游秦園分單獨是東字》
【第61句】:自昔經明岱岳間,于今君獨得淵源。——出自陳宓《贈丘漢叔》
【第62句】:古來如君顧無幾,于今走利尤非匹。——出自陳舜俞《贈湖州使君李公擇》
【第63句】:于今養鶴多栽竹,縛住時光且駐顏。——出自宋·白玉蟾《陪王仙卿登樓》
【第64句】:于今但閱人間世,自有文章筆下流。——出自陳藻《閱世》
【第65句】:陋巷當年只屢空,于今還詠舞雩風。——出自胡寅《和仁仲春日十絕》
【第66句】:于今欲為吾皇壽,笑指瓊樓貼碧空。——出自宋·白玉蟾《題鐘》
【第67句】:憶昔辰江阻颶風,于今神馬又成龍。——出自宋高宗《賜劉能真三首》
【第68句】:當日高崖曾虎伏,于今深穴有龍眠。——出自李匯《游洞霄》
【第69句】:于今頹然老矣夫,隔江不寄平安書。——出自元·王冕《題金禹瑞畫松圖》
【第70句】:于今東南聚雋彥,奭然一發能穿楊。——出自方鳳《送吳立夫》
【第71句】:誰識週天造化工,于今蹙在片時中。——出自宋·白玉蟾《華陽吟三十首》
【第72句】:此士不妨門第美,于今景仰太山高。——出自蘇籀《才難一首》
【第73句】:于今已踰六十載,棄置大屋墻角堆。——出自梅堯臣《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
【第74句】:伊昔初秋降申甫,于今外牧滯蕭曹。——出自強至《韓魏公生日三首》
【第75句】:于今收拾歸山谷,不逐春風上下飛。——出自宋·白玉蟾《盤云二首》
【第76句】:姬國余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濆。——出自宋·陳與義《和孫升之》
【第77句】:人指杭川之繞東,于今清澈亦如公。——出自洪咨夔《壽劉丞》
【第78句】:于今絕筆誰還識,當日清吟亦欠詩。——出自王珪《依韻和景彝觀刑部廳燕侍郎畫山水二首》
【第79句】:于今莫笑胡僧妄,本是洪荒劫后灰。——出自近代·王國維《讀史二十首(九)》
【第80句】:于今怙恃只明主,肯與世俗均寒暄。——出自鄒浩《磅大受赴選天官》
【第81句】:醴酒不陳賓客去,于今遺俗重詩書。——出自王洋《楚王廟》
【第82句】:從古其誰能脫略,于今得此可愉怡。——出自元·王冕《喜白發》
【第83句】:自古秦吳稱絕國,于今歸峽有名灘。——出自范成大《發荊州》
【第84句】:舊時窠臼潑生涯,于今凈盡都掉脫。——出自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第85句】:于今又遂銜杯樂,湖海相逢豈偶然。——出自張煒《簡任新恩》
【第86句】:于今玉樹悲歌起,當日黃旗王氣昏。——出自宋·王珪《游賞心亭》
“于今”結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書號醇儒漸者遠,弘稱曲學到于今。——出自劉克莊《送方至》
【第2句】:斯人古少況于今,每恨諸賢識未深。——出自劉克莊《夢豐宅之二首》
【第3句】:正學昭昭責力行,湖湘一派到于今。——出自虞展《釋奠詩》
【第4句】:達磨自云傳佛心,緒言迷世到于今。——出自司馬光《和君貺少林寺》
【第5句】:此道明明元不古,清風浩浩至于今。——出自釋道沖《偈頌五十一首》
【第6句】:堯舜君民舊風俗,凡經幾變到于今。——出自戴復古《訪張元德》
【第7句】:選佛若無如是眼,宗幾爭得到于今。——出自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
【第8句】:飛挽恢恢有馀地,要知罷困極于今。——出自陳文蔚《送趙德勤將漕淮東》
【第9句】:授了衣盂連夜渡,釘椿搖櫓到于今。——出自釋妙倫《六祖夜渡贊》
【第10句】:當年種植到于今,用力雖勞用意深。——出自趙善括《過前岡見毀松有感》
【第11句】:龍霧山前云氣深,云埋萬丈到于今。——出自現代·于右任《故山別母圖》
【第12句】:喬木森森說鄧林,自從拱把至于今。——出自王義山《贈鄧梓林》
【第13句】:從前良令固無幾,矧復惠政留于今。——出自金君卿《寄題浮梁縣豐樂亭》
【第14句】:消磨胸中沈著病,無愧衛武生于今。——出自胡宏《題楊氏猗猗閣》
【第15句】:伏羲傳道至于今,窮理盡性至于命。——出自唐·呂巖《窯頭坯歌》
【第16句】:千古斷碑猶有恨,推敲無字到于今。——出自費德厚《賈浪仙》
【第17句】:用從書契到于今,萬世功名一洗心。——出自曾豐《試胡夢傳筆二首》
【第18句】:自從塵劫至于今,執著無明人我心。——出自釋普寧《畫髑髏檐人我檐者求頌》
【第19句】:墨綬銅章拜命新,鳴琴之治在于今。——出自趙與辟《贈良坦侄知永嘉》
【第20句】:太白峰前成夢境,直從總角到于今。——出自樓鑰《次韻蔣德言游太白玉幾兩山》
【第21句】:憶昨同君訪月林,幾年相別到于今。——出自戴復古《滕審言相遇話舊》
“于今”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落花流水君愁不,南渡于今六十年。——出自陳傅良《和丁少詹韻》
【第2句】:平生愿識才能見,別去于今歲又周。——出自趙蕃《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
【第3句】:年來乘喜三回見,一代于今有幾人。——出自陳宓《上潘舍人德久》
【第4句】:九齡風度于今罕,彥國精神較昔增。——出自清·乾隆《賜蔡新》
【第5句】:平生廬阜去無因,咫尺于今不得親。——出自喻良能《登五峰亭望廬山》
【第6句】:英名在世長如日,遺像于今凜若神。——出自韓維《曹通直以顏魯公墨跡題辭乞詩刊石》
【第7句】:東樓舊日史君家,盛德于今說孟嘉。——出自樓鑰《少潛兄再立晝錦坊伯中弟有詩次韻》
【第8句】:誰言江上須忠信,潮到于今自失期。——出自楊時《梭山候潮》
【第9句】:簫鼓于今幾百年,昫雨無愆雩葃罕。——出自李復《和朱公掞禱雨五龍廟》
【第10句】:春秋尚復九世讎,和議于今六十秋。——出自沈繼祖《又代上張帥太尉》
【第11句】:客情自古不稱意,世事于今轉覺非。——出自元·王冕《濟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況 其二》
【第12句】:當時珠淚知多少,直到于今竹尚斑。——出自唐·高駢《二妃廟》
【第13句】:少年孟浪東西走,衰病于今恥復然。——出自陳著《次韻答樊伯撝見拉釣》
【第14句】:韜光自古常難見,友道于今幸可論。——出自杜范《挽□□》
【第15句】:將軍拜舞矜絕藝,兒輩于今說能事。——出自吳則禮《題賈表之所藏九馬圖》
【第16句】:古來社稷有興亡,豈識于今不平事。——出自柴隨亨《憶昔》
【第17句】:二生在昔聞孤竹,一死于今愧屈原。——出自華岳《謝二劉》
【第18句】:歸懷未用話南園,臥治于今又北門。——出自陳造《京口呈張合學》
【第19句】:采蘩春日詠遲遲,何事于今詠黍離。——出自柴隨亨《春詞》
【第20句】:白醪煮餅留終日,吾舅于今驚座陳。——出自趙蕃《呈劉子后趙行之司理舅二首》
【第21句】:一門盛美時難及,家學于今令子傳。——出自蘇頌《錢起居挽辭二首》
【第22句】: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出自宋·文天祥《平安》
【第23句】:扶衰賴有王母杖,名字于今掛仙錄。——出自宋·蘇軾《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
【第24句】:如君三世工文墨,江左于今有幾家。——出自方回《次韻謝吳太初》
【第25句】:先師客陳未嘗飽,弟子于今敢言巧。——出自蘇轍《次韻子瞻對月見憶并簡崔度并敘》
【第26句】:符分半刺于今易,詩得全名自古難。——出自潘玙《寄翁石龜》
【第27句】:剸煩自昔多馀刃,痛飲于今莫負春。——出自吳頤《次邦憲宣德紅梅詩韻》
【第28句】:贊辭自昔非游夏,叛去于今無籍湜。——出自王铚《畢少董繙經圖詩》
【第29句】:才高見忌何須病,公道于今久寂寥。——出自趙善括《挽韓漕直閣》
【第30句】:孟陽風月小彌明,猶子于今有典刑。——出自曾豐《閣皂山道士晏時中過我南浦久之告歸三首》
【第31句】:詩書自古稱難繼,衣缽于今信有傳。——出自陳宓《謝傅監倉》
【第32句】:四靈在昔三曾識,八袠于今百可期。——出自方回《贈徐瓢翁二首》
【第33句】:煌煌忠槩獎王命,汝等于今仕朝列。——出自宋·黃庭堅《送張仲謀》
【第34句】:得剛難免于今世,行好須看有驗時。——出自南宋·文天祥《贈桂巖楊相士》
【第35句】:當時不愿世知已,稱到于今卻如此。——出自王阮《題嚴陵釣臺一首》
【第36句】:功名至此休看鏡,戰伐于今喜掛弓。——出自郭仲荀《奉和宮使內翰佳什》
【第37句】:一同在昔歌遺愛,兩郡于今有治聲。——出自韓元吉《挽周仲深郎中詞》
【第38句】:濁醪共飲聊復爾,勝集于今亦偶然。——出自張栻《喜廣仲伯逢來會》
【第39句】:云雷自昔開屯難,天地于今合泰通。——出自郭印《次元汝功韻贈王恭之》
【第40句】:鴛鸞鷗鷺無棲處,緘口于今三百年。——出自陳普《詠史下·王荊公》
【第41句】:昔嘗此地奉周旋,倒指于今三十年。——出自吳芾《過嘉禾呈方懋德》
【第42句】:蘭亭一入昭陵后,筆法于今未易回。——出自單煒《與郭敬叔》
【第43句】:玄都重到拂題塵,屈指于今十四春。——出自吳棟《重游道巖》
【第44句】:悲歌燕趙史堂堂,斗志于今百倍強。——出自現代·老舍《贈河北省歌舞劇院》
【第45句】:無問其津問其備,秦牘于今祖誰作。——出自項安世《和韻送方翔仲赴省》
【第46句】:仙源奕葉滿皇州,人物于今第一流。——出自度正《上趙茶馬》
【第47句】:炊沙自昔終難飽,坎土于今乃可餐。——出自陳巖《白蟮穴》
【第48句】:胡塵突過劍門關,西顧于今尚未寬。——出自劉克莊《贈施道州二首》
【第49句】:梅梁夭矯有冥助,大患于今尚能捍。——出自樓鑰《它山堰》
【第50句】:番禺文物于今盛,閩浙彬彬未足夸。——出自劉克莊《廣州勸駕一首》
【第51句】:早時成佛于今在,瓶傾不出周沙界。——出自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第52句】:人情對景分尤樂,月色于今豈異同。——出自劉宰《送友人》
【第53句】:北山只合追逋客,南道于今欠主人。——出自陳造《元日訪丁端叔安撫二首》
【第54句】:修月于今第一功,后車九萬蜀箋紅。——出自陳造《次韻趙帥登平山堂》
【第55句】:霜繁露重樛枝落,借問于今材不材。——出自宋庠《庭樹》
【第56句】:細思淳化持衡者,得到于今更有誰。——出自向敏中《寄寇平仲》
【第57句】:版輿當日到莆陽,盛事于今語未央。——出自陳宓《挽傅仲斐生母李氏》
【第58句】:規模尚欲從公乞,翰墨于今第一流。——出自趙蕃《從潘丈求字二首》
【第59句】:風流自昔遺芳在,衣缽于今盛事傳。——出自袁甫《和越帥汪仲宗韻》
【第60句】:臨分更俾傳家集,請事于今行嫡孫。——出自趙蕃《寄曾運使》
【第61句】:焉知于今一禿翁,四寶委棄文房空。——出自晁公溯《入硤行》
【第62句】:當時咀食應矜狡,湯餅于今得稱巧。——出自王洋《方春時群免食麥先生置羋焉終無所獲今者原頭草枯無所隱遁乃得以投》
【第63句】:聞道生時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出自王铚《題洛神賦圖詩》
【第64句】:鴻門自昔推屠狗,虎帳于今愧沐猴。——出自華岳《悶成》
【第65句】:元佑于今幾故家,要尋遺事渺難涯。——出自趙蕃《子暢慰曹用贈沅陵韻作詩見示亦用韻奉酬》
【第66句】:月旦于今合改評,一官謀食百無能。——出自汪應辰《送王獻可歸信州》
【第67句】:騰身一躍天池后,云霧于今尚滃然。——出自陳叔信《游龍隱巖》
【第68句】:自從開異歸同后,玄旨于今亦倦談。——出自釋文禮《佛光炤公首依于梁渚今往下竺參北峰印禪師二首》
【第69句】:綠珠往日酬無價,碧玉于今抱有郎。——出自清·黃景仁《綺懷十六首》
【第70句】:人事故于今日別,梅花卻勝去年開。——出自元·王冕《偶成 其四》
【第71句】:清如雅操直如弦,此意于今久不傳。——出自陳起《詠琴上曹先生》
【第72句】:鄒軻以后功何遜,魯道于今脈尚新。——出自劉黻《韓文公》
【第73句】:名家從昔杜陵人,盛德于今丈人行。——出自陳師道《寄鄧州杜侍郎》
【第74句】:胡運于今已灰口,看君萬旅出漁陽。——出自陳造《次韻贈郭侯》
【第75句】:秀眉華發貌安和,五福于今得最多。——出自韓維《子華兄生日五首》
【第76句】:邊籌自古無中下,朝論于今有是非。——出自明·袁宏道《感事》
【第77句】:當年越相有青氈,百越于今奠枕眠。——出自曹勛《和范倅十首》
【第78句】:汝南一值賢人降,分野于今占德星。——出自張徽《聞龍學平昔曾游川西湖有詩以寄之》
【第79句】:開先神發隨人意,轤軸于今轉海垠。——出自李復《登北原望京城有作》
【第80句】:關河自此為征壘,城闕于今陷戰鼙。——出自唐·韋莊《江上逢史館李學士》
【第81句】:新詩應敵才馀事,紙價于今貴列城。——出自陳造《再次韻張德恭二首》
【第82句】:青山好去應須去,蘧瑗于今已覺非。——出自李流謙《宇文德濟約游財富慶值客不果從德濟有詩次韻二首》
【第83句】:文公八十會伊川,盛事于今又百年。——出自周必大《文忠烈公居洛有丙午同甲會詩今執政府凡三位樞密使王季海參政錢師》
【第84句】:新宮改作幾何年,像設于今尚儼然。——出自趙蕃《題舊宮》
【第85句】:弭節于今涉四年,揚鞭同出豈徒然。——出自洪皓《次韻同出祓殯》
【第86句】:云車一去橋山晚,寶鎮于今下古壇。——出自李廳《鏡屏詩二首》
【第87句】:人言社酒堪醫此,太息于今已后時。——出自趙蕃《晚秋郊居八首》
【第88句】:寥寥千載一曹霸,墨妙于今傳二怪。——出自王之道《和李似矩馬圖歌次韻》
【第89句】:連章句弗矜佳麗,風雅于今止一痕。——出自陳恭《感懷》
【第90句】:嵯峨怪石倚云間,拋擲于今定幾年。——出自明·唐寅《唐伯虎與祝枝山聯句詠奇石》
【第91句】:云山去此二千里,歲月于今十九年。——出自邵雍《為客吟》
【第92句】:得人自昔英才盛,擇地于今氣象全。——出自度正《制置侍郎閣學臺座俯從鄉論營求勝地改建貢闈嚴嚴翼翼實稱朝廷所以》
【第93句】:掃眉才子于今少,管領春風總不如。——出自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
【第94句】:東周以后一春夢,西晉于今幾夕陽。——出自舒岳祥《次韻答孫平叔感春之作》
【第95句】:退之曾作河南宰,韓氏于今又見君。——出自梅堯臣《送韓文饒贊善宰河南》
【第96句】:老松今已幾年梢,毛竹于今復生米。——出自宋·白玉蟾《題三清殿后壁》
【第97句】:閭閻櫛比于今盛,塔寺鱗差自古稀。——出自蘇頌《再酬三次前韻》
【第98句】:湘江直下浯溪上,翕霍于今五百年。——出自劉錫《浯溪》
【第99句】:舊時曾作梅花賦,研墨于今亦自香。——出自宋·姜夔《除放自石湖歸苕溪》
100、使君剖竹繼先賢,四十于今又六年。——出自趙蕃《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中得公所題詩賦六絕句》
10【第1句】:一朝百室困干戈,在十于今或去五。——出自王洋《謝人寄茶》
10【第2句】:孤清自古知誰似,遣愛于今愈耐看。——出自吳泳《送梁漕江歸》
10【第3句】:只因一句鵝湖讖,直至于今有此稱。——出自阮閱《郴江百詠并序·茶山寺》
10【第4句】:使君已秉螭坳筆,尺一于今召我公。——出自陳棣《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
10【第5句】:英豪自昔多遺恨,人物于今正渺然。——出自張栻《登楚野亭見張舍人題字》
10【第6句】:無雙自昔稱江夏,第一于今鄙解空。——出自胡寅《和黃執禮六首》
10【第7句】:韋公池閣尚依然,賓主于今不乏賢。——出自朱長文《蒙使君召預池光之會》
10【第8句】:垢除與物重更始,樸散于今暫復初。——出自吳潛《十用喜雨韻三首》
10【第9句】:欲知聞法諸天喜,庭下于今有瑞筠。——出自韓維《贈香嚴敷老慧照上人》
1【第10句】:龍鐘忽被還山詔,腰腳于今得欠伸。——出自劉克莊《辛亥各口占十絕》
1【第11句】: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于今有鳳毛。——出自唐·杜甫《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1【第12句】:東人望幸久咨嗟,四海于今是一家。——出自唐·李商隱《舊頓》
1【第13句】:闉阇自昔宜雙廟,輪奐于今始一新。——出自喻良能《題顏范祠堂》
1【第14句】:半生求識終無遇,一見于今已后期。——出自趙蕃《張以詩卷來再用韻謝之》
1【第15句】:溈山自昔提宗印,閩嶠于今絕賞音。——出自李洪《和尚善西禪寺沖虛宮詩》
1【第16句】:解瑟于今又再秋,弓旌所致總名流。——出自劉克莊《送胡叔獻被召二首》
1【第17句】:敬長于今我獨亡,轉頭驚見十飛霜。——出自葉茵《伯氏墓下》
1【第18句】:回思浪涌濤翻際,寧有于今安且恬。——出自趙蕃《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1【第19句】:曲臺論議于今美,東觀翻讎載世兼。——出自蘇頌《次韻宋次道學士重過禮院》
1【第20句】:居鄉上齒家常飯,此道于今晦不明。——出自袁甫《再和時習五章取禮記一句·王制習鄉上齒》
1【第21句】:陽冰篆虎書戶冊,奇畫于今照譙樓。——出自樓鑰《送姜子謙寄鐘離》
1【第22句】:古調于今底所尋,麟膠忽嗣絕弦音。——出自方回《次韻連伯正見贈》
1【第23句】:高門儒效許誰同,秀氣于今照演峰。——出自樓鑰《寄題延平范氏六桂堂》
1【第24句】:當年堆壁不敢沽,豈料于今供啖食?——出自元·王冕《徙馬嘆》
1【第25句】:廉使昿于今易□,祖師曾向此安禪。——出自劉克莊《次兩紫薇共游黃檗韻》
1【第26句】:山下于今幾代孫,當時簫鼓寂無聞。——出自白玉蟾《九曲櫂歌十首》
1【第27句】:沅湘自昔皆因適,蠻左于今況雜華。——出自趙蕃《在伯用巴字韻垂示次韻以報》
1【第28句】:朝暗杖馬夕箋天,漢事于今已幾年。——出自王伯范《題梅壇》
1【第29句】:墨綬于今天下半,弦歌誰復古人中。——出自趙蕃《寄進賢令程可久》
1【第30句】:捧檄于今非得已,漫勞魂夢繞溪山。——出自楊時《次韻思睿見寄》
1【第31句】:豐神比舊微加瘦,道力于今轉覺肥。——出自吳泳《送鮮于帥三首》
1【第32句】:對人休說儒官冷,圣主于今正待賢。——出自元·王冕《送沙學正歸松江》
1【第33句】:當年綠發上天衢,三紀于今雪滿須。——出自蔡襄《清暑堂會同年》
1【第34句】:詩壇尚幸從盟約,句法于今識老成。——出自杜范《和宗司法與鄭府判韻》
1【第35句】:將軍競病舊能詩,黃絹于今玩色絲。——出自陳造《寄郢州崔守八首》
1【第36句】:少年我嘗識其人,不見于今垂五紀。——出自家鉉翁《題陳子新所藏云山小景漁磯二士》
1【第37句】:丁年筆力斡千鈞,齒宿于今意轉新。——出自周必大《次胡長彥司戶韻為其生日壽長彥新授桂掾》
1【第38句】:新昌人所難為事,人到于今說介翁。——出自王義山《挽介堂胡知郡》
1【第39句】:曾為祝史趨真館,屈指于今二十年。——出自韓維《和三兄立冬祠太乙二首》
1【第40句】: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于今日時。——出自唐·王建《短歌行》
1【第41句】:品題一出大儒筆,觀者于今矍相同。——出自錢聞詩《射亭》
1【第42句】:公功實作風云舊,帝學于今日月光。——出自孫應時《上史魏公壽三首》
1【第43句】:閫外于今有虎臣,孰云立國靠江神。——出自劉克莊《送林子敬粹武昌》
1【第44句】:才臣新命輟卿聯,漕挽于今委重官。——出自張師顏《送程給事知越州》
1【第45句】:常言直道我家物,篋櫝于今藏手澤。——出自李流謙《送兄長赴蓬州職官》
1【第46句】:詩伯于今第一流,清篇傳誦到鰲頭。——出自陳造《十絕句呈章茂深安撫》
1【第47句】:瓜盤華錦空兒劇,禱旱于今仰圣皇。——出自張閏《七夕》
1【第48句】:我亦于今有遺恨,不隨巾屨上南山。——出自趙蕃《段元衡出示與晦翁九日登紫霄峰詩及手帖并及賈八十兄詩既敬讀之得》
1【第49句】:乃言此石遇真賞,屈指于今年二百。——出自祖無擇《題袁州東湖盧肇石》
1【第50句】:方山憶共泛金船,屈指于今五六年。——出自袁陟《贈功甫》
1【第51句】:世無功名多浪死,劉伶阮籍于今傳。——出自梅堯臣《嘗正仲所遺撥醅》
1【第52句】:當時同降瑤臺路,只是于今鼓鶴林。——出自宋·白玉蟾《贈蕊珠侍經潘常吉》
1【第53句】:中間不數余安道,恰到于今五百年。——出自洪咨夔《壽崔帥卿七絕》
1【第54句】:公家名德世有人,伯仲于今見伊呂。——出自李洪《送錢進思粹吳郡》
1【第55句】:千家樓閣麗朝暉,人到于今說釣磯。——出自張伯玉《睦州》
1【第56句】:窮交徒自憐東野,孰看于今敬道兒。——出自陳造《次韻寄王帥屬》
1【第57句】:從知物理終無否,棠笏于今屬魏謨。——出自萬俟紹之《寄永興窣兄》
1【第58句】:夢游當日成何事,嗜學于今喜舊聞。——出自許月卿《次韻朱塘三首》
1【第59句】:仙人蛻骨幾何年,姓氏于今秘不傳。——出自吳芾《游月巖》
1【第60句】:化工已定休言命,巧匠于今亦汗顏。——出自趙善括《次龔丈同叔高韻》
1【第61句】:前賢惟有太丘真,豈謂于今見后身。——出自吳芾《和陳天予見寄真字韻》
1【第62句】:故人若見煩相問,頭發于今白幾莖。——出自元·王冕《送五臺長老》
1【第63句】:曾陪道論接清歡,屈指于今四十年。——出自韓維《和伯壽秘監》
1【第64句】:自從諸老凋零后,此事于今更屬誰。——出自趙蕃《呈趙蘄州善扛》
1【第65句】:人到于今歌出牧,來游此地不知還。——出自唐·杜甫《滕王亭子》
1【第66句】:歸舟自此長相背,薦墨于今尚未乾。——出自陳傅良《送曾繼先赴山陰路鈐》
1【第67句】:洧水于今寒露起,漢臺依舊白云深。——出自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詞》
1【第68句】:人情似昔猶難合,身世于今豈易謀。——出自趙禸《春晚書懷》
1【第69句】:青箱家世君休問,江左于今事不同。——出自元·王冕《登竺峰》
1【第70句】:潔樽幾夢沾膏露,下籌于今薦腹腴。——出自陳造《謝鄒秘正惠淮白呂判院送酒》
1【第71句】:舊時曾此覓仙緣,一別于今四十年。——出自趙公碩《慶元四年五月再游》
1【第72句】:誰知麗澤收聲蚤,夢奠于今八十年。——出自王柏《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
1【第73句】:歌公用心日皎皎,不獨于今古應少。——出自梅摯《和王益新繁縣東湖瑞蓮歌》
1【第74句】:江南舊日經行地,盡在于今醉夢中。——出自宋·關澥《絕句》
1【第75句】:人心何止矛般險,世道于今砥似平。——出自劉克莊《六和》
1【第76句】:所期異日施行次,不負于今拜獻初。——出自趙蕃《呈趙叔侍郎子直二首》
1【第77句】:比鄰諸老應相問,為道于今不如昔。——出自宋·黃庭堅《新寨餞南歸客》
1【第78句】:宣王于今事北伐,周公不日歌東征。——出自李邴《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詩》
1【第79句】:□科若使猶仍舊,人到于今□奠居。——出自范令聞《褒公亭》
1【第80句】:可嘆常時成獨學,喜于今日得師傳。——出自陳宓《和鄭自正長官》
1【第81句】:瘡痍未復君知否,國手于今數老成。——出自蔡襄《詩一首》
1【第82句】:作者于今盡相似,聚宴王家其樂矣。——出自唐·王迥《同孟浩然宴賦》
1【第83句】:封陲自此赭衣盡,鼁校于今絳帳開。——出自余靖《次韻奉和到塞下有懷青社之作》
1【第84句】:交情自謂惟君厚,世態于今猶我知。——出自趙蕃《留別在伯》
1【第85句】:寒松空鎖翠娥夢,我獨于今未得歸。——出自宋·白玉蟾《曲肱詩二十首》
1【第86句】:當時馬上過秦川,倐忽于今二十年。——出自邵雍《秦川吟二首》
1【第87句】:善哉三語當年問,直到于今相從雩。——出自袁甫《再用前韻》
1【第88句】:當年正覺此韜藏,巖穴于今尚有光。——出自蘇欽《瑞泉庵》
1【第89句】:秦弊于今未息肩,高蕭從此法相沿。——出自張載《送蘇修撰赴闕四首》
1【第90句】:一陽才動伏群陰,萬物于今寓太音。——出自唐·殷堯藩《寄太仆田卿二首》
1【第91句】:甘陵自昔多君子,江夏于今誦小兒。——出自清·閻爾梅《孟傳是攜其長郎北游,余于九江遇之喜贈》
1【第92句】:功名自昔須橫草,南北于今賴灌瓜。——出自陳造《次王帥韻后詩呈葉教授》
1【第93句】:辟秦人去幾千年,介石于今尚塊然。——出自洪彥華《澹巖游五首》
1【第94句】:衣冠幾許披云霧,父老于今識弟兄。——出自李新《送許東傳》
1【第95句】:匆匆不暇尋高隱,遺恨于今四十年。——出自南宋·陸游《感舊》
1【第96句】:名世于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余子。——出自現代·毛澤東《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