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傳名”的詩句大全
為您整理了46句帶“傳名”的詩句,其中“傳名”開頭的詩句4句,“傳名”結尾的詩句24句,“傳名”在中間的詩句18句,供您參考。
“傳名”開頭的詩句【第1句】:傳名入帝里,飛驛辭天涯。——出自唐·劉禹錫《崔元受少府…還,遺…,以詩答之》
【第2句】:祭德宜修廟,傳名不在碑。——出自魏野《哭岐賁從事》
【第3句】:去縣十八里,傳名千萬年。——出自鄭國輔《大滌洞》
【第4句】:傳名落人間,猶使塵抱開。——出自韓維《寄題秀州槜李亭》
“傳名”結尾的詩句【第1句】:無事圍棋春晝永,至今畫筆尚傳名。——出自錢選《題唐三學士圖》
【第2句】:孝子久傳名,誠通物表靈。——出自葉適《題仰孝廉事實后》
【第3句】:媚川時未識,在掌共傳名。——出自唐·羅泰《暗投明珠》
【第4句】:梁園修竹舊傳名,園廢年深竹不生。——出自唐·白居易《和汴州令狐…百竿拆……七言五韻》
【第5句】:愿考此祥皆密契,不求知己浪傳名。——出自晃逈《心禱六符詩》
【第6句】:何人知所得,后世謾傳名。——出自釋智圓《讀清塞集》
【第7句】:鳳為時瑞世傳名,及現(xiàn)郊村眾盡驚。——出自釋智圓《湖西雜感詩》
【第8句】:功成未嘗一寓目,閗石作記空傳名。——出自李邴《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詩》
【第9句】:境入東南處處清,不因辭客不傳名。——出自李觤《遣興》
【第10句】: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萬里盡傳名。——出自唐·張籍《喜王起侍郎放牒》
【第11句】:天恩新賜服,書字欲傳名。——出自梅堯臣《送微上人歸省天臺》
【第12句】:廬峰漱玉舊傳名,今見青原噴雪成。——出自胡銓《噴雪泉》
【第13句】:月中桂子空傳名,散在人間無處討。——出自曹勛《游仙四首》
【第14句】:煨芋僧高曾約話,負苓者黠不傳名。——出自劉克莊《試筆二首》
【第15句】:平津期究業(yè),疏傅已傳名。——出自陳宓《挽楊尚書》
【第16句】:燕趙蛾眉舊傾國,楚宮腰細本傳名。——出自唐·楊師道《闕題》
【第17句】:聞說河南詩有序,從今亦有口傳名。——出自彭龜年《和臨江庚子鹿鳴宴詩韻》
【第18句】:洲上稻肥初起墢,山中梨巨舊傳名。——出自戴表元《梨洲寺》
【第19句】:從來說張佑,不是浪傳名。——出自陳深《贈張受益檢校》
【第20句】:李不封侯劉不第,千年青史亦傳名。——出自黃庚《漫述》
【第21句】:自古畫工無畫者,今得絕筆方傳名。——出自鄭獬《獐猿》
【第22句】:伏羲初制法,素女昔傳名。——出自唐·李嶠《瑟》
【第23句】: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出自唐·李嶠《扇》
【第24句】:螳斧不勞陰致害,貂冠猶可共傳名。——出自李觤《蟬》
“傳名”在中間的詩句【第1句】:試考方言助多識,欲傳名字入詩家。——出自趙蕃《三月十七日…至老竹…至鵝口復回》
【第2句】:少傳名德重,蔚然人物師。——出自司馬光《送晁秘丞通判雄州》
【第3句】:翰墨傳名教,公深有世風。——出自晃沖之《挽十六叔父朝散》
【第4句】:觸屏訓諂生猶臭,攀檻傳名死亦香。——出自劉克莊《五月旦日雞…猶素論…太息稱善聞》
【第5句】:三傳名家各是非,圣經元自許傳疑。——出自周必大《永新賀升卿著春秋會正論屢督跋戲往》
【第6句】: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出自明·唐寅《五十言懷詩》
【第7句】:九華并六角,流傳名不同。——出自宋伯仁《梅花喜神譜·大開一十四枝》
【第8句】: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出自唐·白居易《馀杭形勝》
【第9句】:人世空傳名耿耿,泉臺杳隔路茫茫。——出自唐·戴叔倫《哭朱放》
【第10句】:百千萬世傳名節(jié),二十三年非故居。——出自葉李《口占》
【第11句】:唯有鄱君人共愛,流傳名譽滿江東。——出自北宋·王安石《寄沈鄱陽》
【第12句】:豈無南董氏,奮筆傳名臣。——出自劉克莊《挽吳茂新侍郎三首》
【第13句】: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謚。——出自隋·李密《淮陽感秋》
【第14句】:圣朝公史筆,卓行傳名臣。——出自樊夢辰《挽故知容州朝請舅》
【第15句】:我欲從公借余地,與傳名姓上青云。——出自李處權《送徐漕》
【第16句】:恩德傳名久,慈嚴賜號新。——出自祖無擇《慈嚴院》
【第17句】:長堤萬古傳名姓,肯讓夷光擅此湖。——出自清·乾隆《蘇堤春曉》
【第18句】:誰言御水傳名久,須信睢園得地偏。——出自王珪《依韻和蔡樞密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