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俗耳”的詩句
為您整理了38句帶“俗耳”的詩句,其中“俗耳”開頭的詩句13句,“俗耳”結尾的詩句18句,“俗耳”在中間的詩句7句,供您參考。
“俗耳”開頭的詩句【第1句】:所彈非新聲,俗耳安肯聞。——出自唐·司馬扎《彈琴》
【第2句】:大聲越宮商,俗耳恐難喻。——出自郭印《仁壽縣治新開小軒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韻賦之》
【第3句】:東坡拍手笑,俗耳曾不聞。——出自吳則禮《無著以東坡西湖觀月聽琴詩示予因次韻》
【第4句】:不是鐘期聽,俗耳安能別。——出自唐·李咸用《覽友生古風》
【第5句】:高懷自喜凌云格,俗耳誰思警靈聲。——出自歐陽修《憶鶴呈公儀》
【第6句】:俗耳從前聽不得,壁塵蛛網故多時。——出自宋·艾性夫《史氏鐵笛》
【第7句】:萬重山水不肯聽,俗耳樂聞人打鼓。——出自唐·趙摶《琴歌》
【第8句】:俗耳不好古,古人已非今。——出自張耒《秋懷十首》
【第9句】:俗耳驚大言,逢人少開口。——出自唐·元稹《說劍》
【第10句】:讀君長句還增氣,俗耳那聞韶頀聲。——出自南宋·陸游《次金溪宗人伯政見寄韻》
【第11句】:正聲傳不易,俗耳聽終難。——出自釋智圓《聽琴》
【第12句】:我欲奏古曲,俗耳更哇淫。——出自方信孺《虞山》
【第13句】:白雪雅調高,俗耳聽不宜。——出自李洸《題清芬閣二首》
“俗耳”結尾的詩句【第1句】:談謔忘機心,笑言驚俗耳。——出自梅堯臣《徐元輿見邀與諸君同游至峰山溪上作》
【第2句】:時出苦言醫俗耳,多培好事壽閑身。——出自陳著《弟觀喜董稼山至有詩因次韻二首》
【第3句】:嗟哉塵俗耳,折揚聽哇淫。——出自元·王冕《琴鶴二詩送賈治安同知 其一》
【第4句】:聊持不俗耳,靜聽無弦琴。——出自北宋·黃庭堅《鄂州節推陳榮緒惠示沿檄崇陽道中六詩老懶不》
【第5句】:鼓吹娛俗耳,蛙鳴愜雅懷。——出自司馬光《安之令子河陽官舍作蛙樂軒安之有詩寄題輒敢繼和》
【第6句】:月琴三柱四條水,圓魄移來混俗耳。——出自宋太宗《緣識》
【第7句】:誰知將俗耳,來此避囂讒。——出自唐·周樸《題赤城中巖寺》
【第8句】:愚民驚怪相駭誕,巧囀笙簧縈俗耳。——出自蔡如松《九侯山神詩》
【第9句】:請君屏俗耳,聽我沙溪篇。——出自戴表元《浴蠶沙溪水一首為上饒陳烈婦作》
【第10句】: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嬌弦三兩聲。——出自王洋《聽琴贈遠師》
【第11句】:哀狖醒俗耳,清泉潔塵襟。——出自唐·韓愈《縣齋讀書》
【第12句】:鄭衛撼俗耳,姬姜接凡目。——出自方回《題祝公輔靜得齋》
【第13句】:醉言驚俗耳,貧趣契僧心。——出自陳著《同離孫童蒙游凈慈》
【第14句】:使君勿厭簿書煩,解有哀猿醒俗耳。——出自王洋《和鄭侍郎贈晁倅》
【第15句】:不為好音輕俗耳,自逢真賞動詩情。——出自韓維《和子華兄方惜鶯聲之晚今忽聞之》
【第16句】:鄭衛湮俗耳,正聲追不回。——出自石揚休《謝文瑩師攜琴見訪》
【第17句】:自言猶欲洗俗耳,夜靜為聞蛙黽聲。——出自黃庶《和百塔寺四首·水閣》
【第18句】:過我伊洛間,松風醒俗耳。——出自范祖禹《同子瞻送子敦赴河北都運次韻》
“俗耳”在中間的詩句【第1句】:我聽風篁是梵音,如何俗耳等閑聞。——出自李長民《鹿苑寺一擊軒二首》
【第2句】:絲桐掛壁戶常扃,雅弄深防俗耳聽。——出自王諶《簡吳若清》
【第3句】:夜深庭際清風起,細韻難教俗耳知。——出自釋智圓《新栽小松》
【第4句】:瀑簾雨后籠山闊,不許塵埃俗耳聽。——出自李昴英《蒲潤滴水巖觀瀑》
【第5句】:方期俗耳合,勿與知音道。——出自陳傅良《張冠卿以前詩懷哉各努力人物古來少句為十詩見寄次韻奉酬》
【第6句】:朱弦寄三嘆,未害俗耳聞。——出自宋·蘇軾《復次前韻謝趙景貺陳履常見和兼簡歐陽叔弼兄》
【第7句】:哀歌不入俗耳聽,大笑自與萬古期。——出自王令《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