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終為始,高考作文告訴我從小讀新聞有多重要
看新聞、聽新聞,老母親原以為只是用來給孩子開拓見聞,可是近幾年的高考試卷,越來越反映出積累新聞素材的重要性。
這幾年,新聞一直是高考作文的熱點選題。比如2023年的高考作文,詳細地列舉兩次奧運會的對比;還有研究北斗導航系統的科學家,強調傳承文化的攝影家;
很多家長會想,孩子一心讀書,又沒有那么多社會經驗,怎么答好呢?
滑動看詳情↓
考試的風向標在改變,加緊了孩子了解時事、學會辯證看待問題的重要性。這些需要積累的拓展知識,是只有平時下功夫,早早積累才可以真正做到從容應對高考。
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看新聞可不僅僅是讓孩子們看個熱鬧,考試雖然是新聞素材,但考核的卻是“思辨力”。
疫情這3年,是不是覺得謠言和網暴越來越多了呢?此外,國際貿易戰、極端氣候災害、戰爭、空難這些新聞,讓我們意識到了諸多的風險。
伴隨著網絡和短視頻的發達,信息泛濫到爆炸,鍵盤俠和杠精不斷出現,焦慮、恐懼、各執己見的爭吵不斷放大,孩子們也避開不了這種氛圍。
怎樣避免孩子們被獵奇謠言和商家鍵盤俠段子帶跑?
怎樣讓新聞成為孩子培養邏輯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寶藏,還可以成為寫作表達論證觀點的素材?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博雅小學堂《給孩子的新聞系列》,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做得相當成熟的給孩子的新聞產品。涵蓋了國內新聞、國際新聞、財經新聞、科技新聞四大領域。
資深媒體人,專業的記者,職業的科普作家,把他們解讀新聞,分析人物,辨別信息的真偽來源,豐富的知識拓展,用和孩子聊家常的方式講給孩子聽,并引導孩子們一起分析背后的真相。
五大資深新聞媒體人士,解析國內+國際+商業+科技四大新聞模塊,海量題材,全方位每周一更的新聞專題,總能找到孩子喜歡那一款。
▼
2023新聞周刊(全年刊)
原價199 棗媽團 149/單輯
原價796 棗媽團499/四輯
戳鏈接參團↓
棗粉福利:博雅會員月卡一張
提示:下文有新聞試聽↓
01
專業主播 豪華陣容
《給孩子的新聞系列》的五位主播都是新聞媒體專業人士,全網很難找到這樣一門集合眾多專業導師的新聞音頻課,經過他們挑選的新聞主題,大可以放心給孩子自己去聽。
比如什么是創新?
最近新聞說外資企業開始轉移到東南亞投資了,很多人在困惑怎么“搶回來”。如果孩子用創新的角度,可以怎么思考?
復旦新聞學碩士,多次獲中國新聞獎的資深商業記者灰鴿叔叔這樣為孩子講新聞:從經濟商業領域的知識來講,這次遷走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價值不一定很高。
想要走出低工資內卷的道路,要靠產業升級,彼此根據不同的優勢合作,持續獲益才是王道。
《給孩子的商業周刊》點擊聽
開篇詞:讓每一個叫好聲,都變得更踏實
肯德基+盲盒,到底是雞好吃還是盲盒好玩?
科技新聞,也有很多關于創新的案例。專業的科普作家汪詰、吳京平深知了解科技新聞,可以讓孩子觸達那些最聰明大腦的洞見。
不管是北斗的航天黑科技,還是冬奧會用到的來自南極的冰雪測量技術,先進如人工智能,親近如貓狗,都有許多充滿科學思維的研究。
《給孩子的科技周刊》點擊聽
發刊詞:繼續當好你耳邊的科學顧問,帶你感受人類文明的進步
2023.11.24丨為什么要取消閏秒
國際新聞,是拓展孩子視野,培養孩子世界眼光格局的寶藏。知名時事評論員、軍事史與戰略學者趙楚,用戰略的高度,對人物的洞察分析以及豐富的知識,為孩子深入淺出地分析。
不管是近期的俄烏戰爭,還是不斷上演的外交博弈,背后有哪些世界知識?網上有很多信息、猜測、段子,怎樣讓他們知道真相?
《給孩子的國際周刊》點擊聽
發刊詞:2023 ,在世界的悲喜中繼續穿行
特別講述丨2023.1.21 世界上還有誰在歡度中國春節?
怎樣才算讀懂一條社會新聞?
別的孩子可能讀八卦,聽獵奇觀點,甚至分不清謠言。曾經是《鏘鏘三人行》評論嘉賓,資深媒體人潘采夫認為,真正有營養的新聞解讀,要讀出社會背景,要追蹤來龍去脈,用推動問題解決的視角讀出真相與成長。
老潘叔叔擅長用風趣的語言,故事的形式,把其中的成長點講給孩子聽。
《給孩子的中國新聞故事》點擊聽
2023年度新聞盤點
2023.1.20丨中國人口負增長,會帶來哪些改變?
這5位主播導師,從積累了多年的新聞采訪分析經驗里,提煉出讓孩子聽得懂、感興趣、漲知識的新聞。
從國際到國內,從財經到科技,引領孩子一起從新聞了解知識,了解社會中的他人,學會去偽存真的信息辨別方法和批判性思維。
02
熱點話題 身邊新聞
新聞,可以幫助孩子更客觀地認識世界,認識自我;
緊跟熱度,讓孩子清楚地知道當下發生的事;
身邊新聞,讓孩子明白自己生活在什么樣的世界中;
還有個人的行為會對這個社會和世界帶來什么影響;
日新月異的科技將為世界帶來哪些改變……
比如,普京為什么要承認這兩個共和國?
對俄羅斯、對世界有哪些影響和意義 ?
孩子的壓歲錢是自己留著還是給了爸媽?疫情之下生活必需品到底要不要囤積 ?
疫情陰影下,我們如何頑強地生活。
太空廁所出問題是多大的事?
程序員會被自己編寫的程序打敗嗎?
03
分類可選 豐儉由人
給孩子講新聞系列,是國內少見的給孩子的分類新聞,你可以選擇全部都給孩子聽,也可以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先選一兩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國內新聞????????
怎樣講故事孩子們更愛聽?
《給孩子的中國新聞故事》2023發刊詞:老潘叔叔將與大家探討不局限于新聞,而是包括社會、文化、體育、音樂、成長的話題。
用講故事的方式,分析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啟發孩子們的深層思考,世界很好玩,我們一起去看看。世界太無聊,我們就好好給他點顏色看看!
???
國際新聞
孩子需要什么樣的國際新聞?
《給孩子的國際周刊》2023發刊詞:沒有人是世界和歷史的局外人。
國際周刊所覆蓋的,不僅是世界上最新發生的各種大事,更注重關于這個世界的全面知識,及時講解正在發生的國際新聞大事,介紹事件發生國家和地區的背景知識,歷史和文化的源流,地理和人文的要素。
關注和跟蹤國際新聞中的關鍵人物,通過更微妙和綜合的講述,引導必要的知識學習。
商業周刊
孩子為什么要接觸商業新聞?
《給孩子的商業周刊》2023發刊詞:財經不應該只是成年人的數字游戲,也可以是屬于孩子的知識寶庫。
其實我們一直處在各種商業關系中:工作,學習,從下載一個APP,到去超市買一桶牛奶,每天發生的新聞里,每天日常的生活中,都能看見商業社會的影子。
科技周刊
怎樣講科學新聞才靠譜又輕松?
《給孩子的科技周刊》2023發刊詞:不違背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是解讀一切新聞的底線。但這條底線要守住,可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
《給孩子的科技周刊》有專業的文獻檢索小組和囊括各個專業領域的專家顧問團,他們都是節目質量的重要保障。
04
思考與思辨
如果說我們之前推薦的《陽光少年報》是生動風趣、用貼近孩子的語言寫給孩子看的新聞報紙,那《給孩子的新聞系列》就是講給孩子聽,帶孩子思考思辨的深層次挖掘內涵的新聞解讀。
都說愛問問題的孩子更聰明。
現在的孩子,對身邊新聞也有很強的了解和討論興趣,和孩子聊新聞,不能只停留在各種八卦和熱點本身,隨著事件的層層深入,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
家里為什么囤積了好多食物?
孟晚舟回國,背后發生了什么?
好的新聞解讀,從現象到本質的梳理和思維啟發,讓孩子發現“哦,原來孟晚舟歸國、停電限電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世界原來這么大……”
“社會很復雜,但又可以用知識來理解,我不用跟風和大家一樣的觀點,我還可以這樣做來保護自己……”
《給孩子的新聞系列》分析每一個新聞的背景、事件、引發的原因,目標在于引導探究式學習與思考,塑造孩子格局與視野。
了解新聞可以豐富孩子的視野,開闊孩子的心胸,通過新聞去了解社會、人生百態、世界萬物……
長期堅持了解新聞的孩子,其見識看法肯定遠超同齡人,也不用擔心作文言之無物,閱讀理解無法共情,因為他們已自有感受。
▼
2023新聞周刊(全年刊)
原價199 棗媽團 149/單輯
原價796 棗媽團499/四輯
戳鏈接團購↓
棗粉福利:
博雅會員月卡一張
購課以后如何收聽?
1. 購課后48小時內開通,訂單發貨代表已開通。會員月卡同步開通,有效期自動延續。
2. 下載“博雅小學堂”APP,憑下單手機號登錄即可收聽。
3. 支持手機/平板,2個設備同時在線收聽。
4. 購課后課程長期有效,可反復收聽。
5. 虛擬課程,不支持退款,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