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輔導231:素材|袁隆平:稻田里的守望者
素材再現
“我夢見我們種的水稻,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這個禾下乘涼夢,讓作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幾十年。在成功培育了超級稻和海水稻之后,袁隆平帶領他的團隊又開創了新的佳績,他們對在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最高畝產超過了500公斤,這是全球首次在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取得成功。這一成果將為沙漠地區提升糧食自給能力、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區生態環境再添“中國貢獻”。
多維品讀
1.夢想的力量。夢想,虛幻而真實的存在,它能讓你在迷茫中堅定信念,在困苦中穩步向前,只要能堅持不懈,就有可能變為現實。袁隆平禾下乘涼的夢想,便是他幾十年如一日,廢寢忘食,攻堅克難的精神支撐。正是因為夢想的存在,沙漠中才能綻放出奇跡。
2.工匠精神。盡心竭力將一件事做到極致,這種工匠精神既是一種價值追求,更是一種生命態度。袁隆平一生與稻相伴,從中國到迪拜,從沿海到沙漠,認真、執著、精益求精,他用自己的敬業實干完美地詮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國工匠。
3.創新,永不止步。科學是沒有止境的,只有敢于質疑敢于探索,才能常創常新。超級稻產量的節節上升,海水稻的“滄海變桑田”乃至沙漠水稻的階段性成功,袁隆平的創新性成果給世界帶來了新期望。
運用展示
1.稻花香中,聽取蛙聲一片,這原本普通的田間場景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心里,卻形成了一個大大的夢想:水稻并肩比高粱,巨禾底下可乘涼。漫漫征程,唯理想者勝,袁隆平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用心編織起一個龐大而斑斕的水稻夢。正是有了夢想的支撐,沙漠里種植水稻這樣的“天方夜譚”也變成了現實,創造了一個新的神話。而這樣的神話還將持續,因為無論環境多么惡劣,處境多么艱難,這位稻田守望者仍將借助夢想的力量去溫暖世界,造福人類。
——《稻田里的守望者》
2.在這個喧囂的塵世,名利誘惑充斥著每個角落,當眾人都汲汲以求時,我們不妨放慢腳步,靜下心來,用極簡的純粹去對待一份工作。袁隆平就是這樣一位根植于大地的樸素科學家,他用幾十年的光陰專注于水稻種植事業,精挑細選每一粒種子,精栽細培,終將水稻帶出國門,種進沙漠。匠心一片,精益求精,這樣的付出源自內心的責任,源于“一輩子用心做好一件事”的靈魂追求。
——《匠心鑄魂,精益求精》
3.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如今,科技正在飛速發展,讓許多曾經的不可能都變為了可能。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從事的水稻事業就是一個不斷突破創新,勇于挑戰超越的歷程。他打破傳統束縛,不懼艱難,勇于探索,在全世界驚訝的目光中將水稻種進了沙漠,用自己的創新思維創造著一個又一個水稻種植的奇跡。一粒小小的種子,不僅改變著中國,也在悄然改變著世界。創新無止境,鮮花和掌聲背后的袁隆平依然在忙碌著、奮斗著。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袁隆平經典語錄
1.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2.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我們的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
3.作為一個科學家,不能迷信權威,迷信書本,也不能因為取得一丁點的成績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學是沒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創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創常新。
4.科研的本質是創新,如果不尊重權威、不讀書,創新就失去了基礎;如果迷信權威、迷信書本,創新就沒有了空間。
5.不要怕失敗。怕失敗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絕大部分實驗都是失敗的,不會那么一帆風順的。
6.盡管天上有一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處有我的畫像,名字也經常出現在各種媒體上,但我絕對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因為我童心未泯,不喜歡古板,不喜歡一本正經。
7.書本和電腦很重要,但是書本和電腦里種不出水稻!
8.人要吃飯、穿衣,要生存,沒有錢不行,但一定要來路正,靠自己的誠實勞動獲得。有了錢,要用在正當處,既不能揮霍浪費,也不要吝嗇小氣。我喜歡樸素的生活。
(來源:鄧志剛語文工作室。本號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系刪除。)